搜索
白天 黑夜
八闽之家 > 知道 > 正文

台湾省-族群简介-卑南族

必读

坤师

文章分类知道阅读数511

1赞

台湾省-族群简介-卑南族

族群简介

卑南族位于多族群交会的平原地带,很早与外界文化接触,却依然持续维系传统文化与生活。卑南族社会有严谨的年龄阶级组织与会所制度;巫法之术(灵术)高强兴盛,名声远播于各民族之间。卑南族现今尚存之年度庆典有「小米锄草完工庆」、「小米收获祭」(感恩海祭)、「少年年祭」(猴祭)、「年祭」(大猎祭)等,其中以「年祭」的规模最大。

美丽的家园

卑南族(Puyuma)自称「puyuma」,历史上又有「彪马」、「漂马」、「普悠马」、「普悠马」等音译写法,源自台东卑南乡南王部落(Puyuma)的名称。为避免卑南族与南王部落同语词的混用情形,近年有族人提倡以「比努优玛样」(Pinuyumayan)来作为卑南族新的族称,以区别族称与部落名。

卑南族的起源有「竹生」、「石生」两种说法,「竹生」传说以卑南社为中心,「石生」传说以知本社为中心;各部落也是由卑南、知本两社为核心,经迁徙居住后发展出其他各个部落。卑南族十七世纪以前就是强盛的民族,民族威望在卑南王时代达到颠峰;传说卑南王雄盛之际,曾领导东部各族群72个部落,影响力北到今花莲玉里、南到屏东恒春,是各部落尊敬的领袖人物。

十八世纪时,有一部分氏族迁居恒春半岛,并顺利在当地发展,将民族势力又往南推进,称为「斯卡罗」(sukaro),排湾语中有坐轿子的、被抬的人的意思。十九世纪末期进入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卑南族在民族文化分类上被称为「Pinuyumayan」,因为主要有八个部落,又被称为「八社蕃」。目前卑南族同样以台东平原的台东市、卑南乡一带为核心,少数居住成功镇与太麻里乡,主要部落有台东市的知本(知本里)、建和(又称射马干,位建和里)、南王(南王里)、宝桑(宝桑里),卑南乡的利嘉(古称为吕家望,位利嘉村)、泰安(古称大巴六九,位泰安、太平村)、上宾朗(又称为阿里摆,位宾朗村)、下宾朗(又称为槟榔树格,位宾朗村)、初鹿(又称为北丝阄,位初鹿村)、龙过脉(又称为明峰村)、班鸠(已迁并入初鹿)等。目前,也有不少族人离开东部到都市发展,活跃于各领域之间。

生活图象

1.产业

卑南人最早的农作物为小米,后来才有禾、麻、菽、麦等作物的出现。水稻耕作技术与器物,在十八世纪由卑南王Pinadray引进,让农业生产与技术兴盛一时。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水稻受到政策鼓励与支持,耕作面积大量增加。民国50年代(1960年代)之后,部分作物则转为释迦与荖叶等经济性作物。

2.饮食

卑南族传统主食为农业产物的粟、旱稻、甘薯、芋头等,狩猎获得的动物肉类以及河川鱼贝类,提供了蛋白质的来源。卑南族人在庆典时,食用以月桃叶包裹糯米粉团、咸猪肉做成的月桃小米、糯米粿粽,是卑南族传统食物的代表。槟榔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零食,也是祭祀时的重要物品。

3.服饰

卑南族人制作衣服以麻为制作材料,传统织布颜色鲜艳,以红、黄、绿等颜色,夹杂黑、白两色来凸显多层次的菱形纹路,并搭配细致的十字绣花形纹。卑南族的不同服装,区分出不同的性别及年龄阶级,不仅强化社会身份认同,也表现民族内分明的社会关系。男子服装按年龄阶级区别,以青年服饰最为华丽,分为上衣、黑短裤、套裤、槟榔袋、腰袋等部分,盛装时还可佩刀并配戴琉璃珠或银饰。适婚年龄的少女服装最为漂亮,有头巾、上衣、肚兜、腰裙、绑腿等。传统领袖、祭师在盛装时,另有羽冠与肩袋;女灵媒(巫师)则另有肩饰,凸显其身份之特殊性。卑南族人在祭典时,会编织花环给族人,或者是为会场中的来宾戴上。进入成年会所服役期的男子,只能戴上蕨类的草环(守丧者亦同)。成年及除丧仪式完成后,即可戴上漂亮的花环。庆典活动中获得越多花环的人,表示友谊与社交关系良好,也成为祭典中最让外宾印象深刻的饰品之一。

4.编织

卑南族人擅长以藤或竹来编织器具,用方格编、人字编、六角编等技术,编织出质量轻巧的生活用品,像是藤篮、藤包与背篓等实用物件。月桃叶编织的席子冬暖夏凉,是日常躺卧休息常用的编织品。竹器则取其轻薄强韧的优点,制作竹杯、烟斗与捕鱼猎兽陷井等器具。

5.建筑

卑南族的传统建筑屋舍,包括住屋、会所与祖灵屋等,其中男子会所为高架的干栏式建筑,具有东南亚文化的风格。卑南族的建筑按照使用权限,可以分为公有、私有两种类别,公有建筑类包含会所、祖灵屋、了望台,私有建筑类有住家、谷仓或女巫师专用的祖灵屋。

◎住屋住屋是以茅草盖顶、竹片为墙的长方形建筑物,出入口在长方形两边长面开两个门,短边两面则开窗户通风。房屋内部编制,沿着四周墙壁制作编床,家屋前方则设有炉灶,由三块石头砌成。后墙角则做为谷仓,放置杵臼等农具。传统家屋规模大小受到屋主社会地位影响,部落领导人的直系家族最大,旁系血亲与民家较小,新成立的家屋则最简约。

◎会所卑南族有严谨的年龄阶级制度,男子在12、13岁时开始进入会所生活,接受体能、狩猎等教育训练,直到结婚时才离开。会所按照年龄阶级可分为少年与成年会所两种。少年会所高约两层楼高,以楼梯进出,起居室有伞状茅草屋顶,外围有圆形走廊连接出入,各起居室中央为火炉。青年会所为长方形建筑,是以茅草盖顶、竹片为墙的椭圆形建筑物,内部为竹床,室内中央同样有取火用的炉灶,是会所最重要的位置。成年会所少年会所

◎祖灵屋宗家祖灵屋祖灵屋是氏族祭祀场所,祖先祭祀与生命礼俗很多都在祖灵屋内进行。传统祖灵屋以竹为壁、以茅草为顶,内有祭台、炉灶等宗教设施。卑南族的巫师法力颇负盛名,主要为人治病、驱邪与祈福,也发展出女巫师专用的祖灵屋。女巫师的祖灵屋,多半坐西朝东,以屋内东北方位最神圣,并设有神位。

6.音乐跟歌谣

卑南族的音乐幽雅、节奏明确,再加上歌词具有叙事内容,歌曲整体呈现比较强烈的诗歌意境。卑南歌谣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

◎祭仪歌谣卑南族的祭仪歌谣主要在祭典时演唱,根据部落不同的角色与身份,有各自的演唱歌曲,像是属于男子的猴祭、大猎祭、年祭歌谣,以及古老悠远的〈出草叙事歌〉等。

◎休闲工作歌谣在工作或聚会时演唱,像是属于妇女工作团的〈工作歌〉。

◎社会时代歌谣卑南族音乐文化活力旺盛,创作歌曲推陈出新,也带动许多族人投入演艺工作,并在演艺界占有一席之地。像是卑南族歌谣之父陆森宝、胡德夫、陈建年、纪晓君、张惠妹、陈明仁、桑布依(卢偕兴)等人。

7.舞蹈

卑南族的舞蹈反映了男女、年龄角色的差异,跳舞时需严守个人社会的舞步。卑南族在不同仪礼中有不同的仪式性舞蹈,像是猴祭进行时跳的舞步,勇士手持盾牌、表现英勇的舞步(又俗称盾牌舞步),以及具有感恩赐福、守护部落意义的「精神舞步」(又俗称为勇士舞、战士舞)。

8.语言

卑南族语言因部落区位影响族群接触经验而有些微差异,像是南面知本部落,受排湾族、鲁凯族语影响而浓浊音明显,北面的卑南部落则受阿美族语发音方式影响,且因与汉人互动频繁,而能流利使用俗称台湾话的福佬汉语。

祖先的规范

卑南族的政治领袖、祭司与巫师,在不同领域扮演专业角色,以维系部落的政治、仪礼与疾病医疗等生活照护需求。卑南族男性社会关系表现在年龄阶级与会所制度;婚姻家庭以母系大家族制为原则,重视母系家系传承的本家、宗家观念。近代受社会环境影响,亲属制度转为偏向父系运作的模式。

1.亲属组织各家族中拥有共同祖先者,属于同一宗族;宗族中传承久远,并且有家氏的称为「大宗本家」;由本家分出,自家也有分家者,称为「小宗本家」;由家中分出尚未有分家者,称为「分家」。每一宗族中通常只有一个大宗本家,跟十几个分家。同一祖先的宗族,属于同一氏族,以知本社为例,有三个氏族,每个氏族有共同的祖庙、共同的亲族首长,也有共同的会所,氏族的领导者也代表参与部落的事务。

2.婚姻制度卑南族的传统婚姻制度中,家族氏名与家屋财产由长女继承,居住方式由男子入居女方家庭,在民族的社会文化分类上,称为母系社会。目前,传统从妻居的婚姻方式已经相当少见。

3.部落制度卑南族部落内传统政治领袖为ayawan,负责协调部落中的重大事件,并领导部落的猎首与征战行动。祭司(rahan)掌管祭祀礼仪,由男性担任,是祭典仪式中的领导人物。祭司必须熟知历法、气象与历史,并且懂得传统歌谣与舞蹈,作为部落传统农耕与生活之指引,被认为是博学多闻的贤能之人。巫师(na temaramaw)男女皆有,凡是有疾病者,族人都会请巫师施法、作法,以恢复健康。

4.年龄阶级与会所卑南族的男子,12、13岁就要进入少年会所集体住宿,开始进行严格的训练,包含体能与知识训练,时间长达六、七年之久。17、18岁时,卑南少年由少年会所转入成年会所,进行更进一步的技能训练。进入成年会所后分为四到五个阶级,成员们需要服从资深的长者,负担较多的劳务工作,并学习竞走、摔角、野外求生与狩猎等技能。民国80年(1991年)卑南族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知本、初鹿与南王分别在部落盖新会所、成立青年会与文化工作协会,办理历史寻根与母语复振工作。

风俗民情

卑南族传统信仰中认为四处都存在着神灵(biruwa),包含大自然的神、天地之神、四方之神、造人之神,以及祖先与死者之灵等。神灵又分为善灵与恶灵,在进行耕作收割与狩猎前,卑南族人都会告知神灵,以表示尊重与敬仰之心。除了自然界的神灵之外,祖灵则影响个人祸福、运势,族人在祈福与祭祀时,也会祭祀祖灵。卑南族巫师的法力相当高强,威名远播到邻近其他民族与地区。

卑南族巫术中盛行占卜行为,由自然环境的表象征兆,来预测机会与发展,占卜方式以梦兆与鸟占为主。卑南族人除有传统信仰外,也信奉汉族信仰与西方基督宗教,三种宗教同时存在于现代生活当中。民国70年(1981年)之后,因为传统祭典的恢复办理与振兴,使得传统宗教信仰观念又再度受到重视与讨论。

卑南族传统信仰中的祭典活动有两大类:一是农业相关的岁时祭仪,像是小米收割祭、妇女除草完工庆等;另一是按照个人生命历程而进行的生命礼俗,像是猴祭、大猎祭等。卑南人年中例行祭仪活动有

1.国历3月为「妇女除草完工庆」;

2.国历4月有「祖先登陆与发祥地祭祖」活动;

3.国历7月为小米收获祭;

4.国历12月有年祭(猴祭、大猎祭)的祭典。

1.妇女除草完工祭典与活动卑南族妇女,因为农事而组成除草团体,3月农事完工后会办休闲活动。活动由女巫师以琉璃珠祈福,之后妇女边跑边敲击铜罄,同时呼喊着口号到成年男子放置荖叶藤的地方取荖叶藤,这是由部落男子准备的礼物。之后妇女带着荖叶藤跑回会场,象征心手相连的团结。回到部落后则接续进行会餐、趣味竞赛与各式活动。

2.祖先登陆与发祥地祭祖卑南族妇女的除草活动卑南族知本、建和部落,每年4月会由祭司与女巫师带领族人,到祖先登陆地进行祭祀历代祖先的仪式,典礼简单庄严,却具有慎终追远的历史文化意义。

3.小米收获祭小米收获祭以家族为单位,举办为期3到7天的活动。祭典的前一晚,祭司会进行梦占预测与驱邪仪式。收获祭当天早上,由获得好梦的妇女在小米田中摆设含有三颗琉璃珠的槟榔祭品,之后割下小米穗盖在含珠槟榔上,再割下一束小米穗带回到祭司家中,并由祭司高绑在竹竿上。部落族人看到祭司家前庭竹竿上高挂着小米穗,就知道收割祭典仪式已经结束,可正式开始进行收割工作。

同时,部落也会举办各项文化活动,有些部落会在会所广场搭秋千架,据说秋千荡的越高,隔年的小米会长的更高、更多,具有为农务耕作祈福的意义。卑南族以荡秋千的活动避免小孩干扰祭仪,现已成为其独特的文化活动4.年祭卑南族最盛大的部落活动为「年祭」,是旧年尾、新年头之间的活动,是包含「猴祭」、「大猎祭」等各项活动的总称,前后为期将近三周的时间,属于卑南族最盛大的祭典活动。

年祭中的猴祭是训练少年胆识的活动,大猎祭则具有野外求生、部落出草的意义,也代表青年已拥有可以守护家园的能力。庆功与除丧则是活动结束后的欢聚,以慰问当年度有亲人(不分男女)过世之家属。年祭的活动因为规模盛大,活动前部落内的族人就需要编织花环、准备食物与酿酒,部落周围也设立路障,防止恶灵侵入,同时整修会所、设立祭坛与刺猴祭坛。近年并发展出联合年祭,成为各部落交谊与凝聚民族意识的重要活动。

◎猴祭猴祭举行时间通常在年底12月下旬之初,当天少年手持长茅枪刺杀猴子,主在培养少年胆量。传统猴祭在刺猴仪式前一晚,青少年会赤裸上身、脸上涂抹炭灰,手拿芭蕉叶到各户家中驱除邪魔。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目前刺猴仪式已改变为使用草猴来代替真猴。

◎大猎祭大猎祭是卑南族一年一度的狩猎与猎首行动,男性之成年仪式与大猎祭密切相关,男性须经过大猎祭的洗礼,才能完成晋级。如今大猎祭已改为定点活动,于12月27日至31日连续举行三天,主要在野地扎营、捕捉猎物,由老人教导野外求生与狩猎技巧。

活动结束时,部落妇女会在部落外用竹子搭建凯旋门,并在凯旋门前等待。男子回到部落后,由妇女为其更换礼服,众人欢聚庆功,并慰问当年度有亲人(不分男女)过世之家属。

◎联合年祭卑南族各部落自民国71年(1982)开始,逐渐发展出「联合年祭」的活动,举行时间不定,由部落联合会议决定,并由卑南族各部落轮流举办,内容包含表演歌舞、竞赛活动等等。从部落各自举行年祭转为轮流联合办理,此制度已发展成为凝聚全族人的重要活动。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16686.html

THE END
  • 0评论
  • 复制
继续阅读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发表点评 (0条)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

置顶关注

更多
  • 探索福州闽侯:五大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探索福州闽侯:五大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 月满情深 品味八闽中秋

    月满情深 品味八闽中秋

  • 霞浦县-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

    霞浦县-闽东最古老的县份,闽东文化中心

  • 一起来看福建人“花式”迎中秋!

    一起来看福建人“花式”迎中秋!

  •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女神都是我们福建人!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女神都是我们福建人!

  • 仙草蜜

    仙草蜜

  • 台湾省-族群简介-鲁凯族

    台湾省-族群简介-鲁凯族

  • 平潭海蛎饼

    平潭海蛎饼

  • 霞浦人,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请收藏这一份最新县情特点

    霞浦人,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请收藏这一份最新县情特点

  • 大黄鱼-黄花鱼

    大黄鱼-黄花鱼

  • 台湾省-族群简介-阿美族

    台湾省-族群简介-阿美族

  • 中国八闽网

    中国八闽网

  • 畲族菅时粽

    畲族菅时粽

  • 盐田曲确

    盐田曲确

  • 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

  • 建宁黄花梨

    建宁黄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