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朱子文化 弘扬时代新风
南宋乾道七年(公元 1171 年), 朱熹踏上归乡之路, 重回阔别许久的尤溪。 彼时, 尤溪那新建未久的县学观大阁, 犹如一颗璀璨明珠, 吸引着朱熹的目光, 成为他此次行程的焦点。 家乡重文兴教之风, 如春风拂面, 令朱熹满心欣慰。
他挥笔写下
《尤溪县学观大阁》
“令尹弦歌不下堂, 叱嗟层观丽扶桑。 朱甍碧瓦临无地, 散帙投壶乐未央。 得意溪山共徙倚, 忘情鱼鸟供徜徉。 应观物我同根处, 剖破藩篱即大方。”
时光如水,悄然流逝, 近千年的岁月恰似白驹过隙,
匆匆而逝。
沈城在悠悠岁月中, 历经沧桑变幻, 其面貌已然焕然一新。 观大阁,在历史的风云中几经兴废, 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然而,朱熹的《尤溪县学观大阁》诗作, 都如同璀璨的星辰, 始终伴随着尤溪的莘莘学子一同成长。 在岁月的长河中, 传承着文化的火种, 书写着属于尤溪的辉煌篇章。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诞生于福建尤溪,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政和八年(1118),其父朱松进士及第,授予迪功郎(从九品),初任福建路建州政和县尉,宣和五年(1123)调任尤溪县尉。回顾政和的仕宦生涯和平时行事,朱松深感自己过于性急。为避免误事,他仿效古人以佩韦自警,并以“韦斋”名其室。任期届满,恰逢“靖康之耻”之后金兵又对仓皇成立不久的南宋王朝挥戈,朝廷衰弱,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朱松将家眷安置在尤溪好友郑安道的溪南馆舍,自己奔走长乐、政和等地。建炎四年(1130)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就诞生在这个依山临水的幽静馆舍(今南溪书院)。
朱熹少年时代在尤溪度过了七年的平静时光。美丽的山水、淳朴的人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溪知县林嶷、石子重等跟朱熹都有密切交往,朱熹多次应邀重返故地或访亲探友,并留下一些珍贵的诗词作品。根据明代以降各种版本的《尤溪县志》,县政协编辑的《朱熹研究资料》等相关资料,朱熹尤溪故里诗词主要有景观揽胜、治学感怀、题贺祝颂、仁友唱酬几种类型。《尤溪县学观大阁》是题贺祝颂类诗作,尤溪县学,即旧儒学。
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朱熹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尤溪。尤溪刚刚建立不久的县学观大阁,是朱熹此次参观的重点。他对家乡重文兴教的状况感到十分欣慰,在《尤溪县学观大阁》一诗中赞叹道:“得意溪山供徙倚,忘情鱼鸟共徜徉。应观物我同根处,剖破藩篱即大方。”
两年以后,重修的尤溪县学庙落成,朱熹又专门写下了《重修尤溪庙学记》《明伦堂铭》,并希望将自己的幼子送回尤溪上学,奈何路途遥远,未能成行。
在他去世三十余年以后,一座对于后世影响极大的书院建立起来。尤溪县令李修捐资在朱熹的父亲寓居之地、也是朱熹出生和成长之地,修建了南溪书院。
书院建成以后,雅颂声声,不绝如缕。南宋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理宗皇帝御笔书写了“南溪书院”匾额。历经数百年,这座书院最终奠定了理学界“闽中尼山”的神圣地位。
2015年,作为朱熹诞生地的尤溪县,将南溪书院、韦斋祠等一系列与朱子文化相关的建筑复建完成,将尤溪县城打造成了直观立体的朱子文化园。
来源:福建微尤溪综合整理自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央视科教、中华辞赋
声明:本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 坤师 https://www.china8m.com/24000.html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